單身會不會成主流選擇

單身會不會成主流選擇


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一輩子都這麼孤單,有越多的時間就越覺得傷感。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不喜歡。想過要將就一點,卻發現將就更難。自由和落寞之間怎麼換算?我獨自走在街上看著天空,找不到答案,我沒有答案……

時間越多就越覺得傷感

35歲的王雅琴(化名)獨自一人住在北京四環邊上一套每平方米2000美金的大房子裡。曾經有一段時間,除了上北大和清華的MBA課程,她幾乎什麼也不幹,上完課就是回家看書。那段日子,她似乎與世隔絕,刻意安排自己體驗一下靜下來的一種生活狀態。「我想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承受一個人的單身生活」。王雅琴對時訊記者說。

雖然偶爾參加朋友的聚會,但每次曲終人散熱鬧狂歡後再回到家中,那種極大的反差會讓她難以忍受。「簡直就是一種錘煉,每次回家都要自己拿鑰匙開門,每次回家等待自己的都是一屋子的寂寞,感覺家中四處都涼颼颼的。」說話時,外表優雅的王雅琴似乎還沉浸在孤寂的感覺中。

為了排遣這種寂寞,有時她會請一大幫朋友到家裡來,做一桌好菜讓大家品嚐。但那份熱鬧的氣氛最多也只能維持到深夜,朋友們各自回家後,留給自己的就只剩一屋子的狼藉和落寞,於是索性一個人坐在書房看書喝茶,抽上幾支煙,望著星星點點的窗外想想從前的事,這樣一坐到天明。

王雅琴出身於江蘇揚州一個富庶的大家族,大學學的畫畫。就像一些小說寫的那樣,23歲那年,因為不想按照家人為其設計的模式去生活,她孤身一人跑到了北京。「那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王雅琴一直認為,女人一定要獨立,而獨立的根本表現就在於經濟上的獨立。

雖然身邊一直不乏優秀的男人,但她一直未婚。對個人感情問題,她仍直言不諱地表示,「至今也沒有碰上一個令我有感覺、一定要和他相守一輩子的人,也就從沒考慮過要和誰結婚的問題。」

王雅琴坦言:「在內心深處,我真的渴望有一個人能讓我踏實下來,渴望有一個感情的歸宿,渴望心裡有一個地方可以去擱下一個人。只要有一個我願意與他生活一輩子的人,我什麼都可以放棄。」

這些年,王雅琴一直恪守的原則就是「只要我願意」。她一直在尋覓和等待這樣的一份感情,但總在戀情開始不久後就畫上了句點,「如果我無法把握能否和對方過得好,我就情願一個人生活」。

單身的人那麼多,快樂的有幾個?

在城市中,在同一個城市的同一條馬路上,每天擦肩而過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是和王雅琴一樣的大齡單身。

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北京30~50歲單身人數約在10萬左右;2002年,北京、上海等地這個年齡段的單身人數,分別達到50萬,其中女性超過六成。

都市單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點:學歷高,基本上都具有本科以上學歷,部分還、有「海歸」背景;收入高,年薪在5萬元以上,一部分甚至已經超過50萬元;社會層次高,要麼在熱門行業任職,要麼在單位任中層幹部以上職務。

零點調查公司2002年的一項關於六城市婚戀觀的調查顯示,上海等城市女性認同獨身觀念的,有82.79%,在高學歷女性群體中,這個比例達到89.94%。而這一比例還將進一步擴大。粗略算來,在上海,每天有近1萬的年輕單身女性因為工作、休閒和消費,每天出入於這座城市的高級寫字樓、商場、會所、酒吧、健身中心……她們經濟獨立,生活自由,敢於投資,無壓力的消費和物質化的生存,使單身女性成為拉動時尚消費的絕對主力。

有社會學者提出,大量單身女性的出現,一方面表明女性社會獨立性越來越強,尤其是經濟獨立的女性已經越來越多,同時也標誌著青年人獲得成人感的標誌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

過去,年輕人獲得成人感的兩個標誌是,有工作並且已經結婚。但現在的狀況是,這兩方面都越來越滯後。日本《東京新聞》公佈的一項關於日中青年就業觀比較的調查顯示,中國青年在事業和家庭中,願意選擇事業成功而對家庭可以有一定的犧牲的人,比日本青年在面臨同樣的問題的人要高出三倍。因為中國正處在從機會匱乏到機會劇增的時代,最容易激發人的社會成就動機。

中國社會凸顯單身家庭?

有社會學者更進一步提出,大齡單身青年的存在,標誌著「單身家庭」已經開始在中國社會凸顯,這同時是對傳統家庭概念的挑戰。儘管「單身家庭」這個概念在社會學的百科全書上並不存在,但大齡單身青年至少是一個相對穩定和獨立的消費單元,而社會不應該漠視「單身家庭」的事實存在。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沈傑在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認為,「單身家庭」不過是一種印象主義的描述,從學術角度而言是不準確的。因為傳統意義的家庭是指以婚姻為基礎的長期生活的共同體,他們之間有經濟的往來,有精神上的相互依戀,那麼它肯定是兩個人或兩人以上的群體。單身不言而喻是個體,那麼單身家庭這種提法就有很強的矛盾性。

沈傑談道,單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確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和選擇,這正是個體主義取向增強的表現。但是,「人本是群體的動物,單身只是現代化進程當中的一個獨特的現象,也可能是一個過渡階段的現象」。

沈傑認為,現代化一個很重要的價值觀變化就是個體化的自我取向很強,因為人們在尋求自我潛能和價值實現的過程當中,對於個人空間尤其是心理上的空間需求越來越大,同時私域的要求也在擴大,這些都促使現代人的個性增強,導致社會的多元。

單身狀態的人要用幸福量表來測定的話,他們一定不會有很強烈的幸福感。沈傑對時訊記者說,人本是群體的動物,單身不會是人類發展過程中一個永不變化的現象,當人類向高級階段發展時,回歸家庭是肯定的趨勢,但那個時代的家庭與今天的家庭可能很不一樣。

為單身的人做點什麼

社會學家認為,單身不可能成為社會的主流,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單身現象的比例也只有20%左右,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受經濟、社會、文化、心理的影響,更多的是一種進步的表象,但在某種意義上實際又是遠離人本的悖論的消極的影響。

不論單身是否會成為中國未來社會的主流,但作為一個業已廣泛存在的人群,他們顯然需要服務,而類似的組織機構也層出不窮。北京濃情巧克力俱樂部就是一個專為單身男女提供服務的俱樂部,但它不是婚姻介紹所。

王雅琴是北京濃情巧克力俱樂部的形象代言人。她對時訊記者說,這個俱樂部最初就是幾個好朋友坐在一起聊出來的,其發起人中有海外留學歸來的MBA、還有正處於單身狀態的國內商界精英,她們的行動、討論、碰撞就構架起了這個俱樂部的最初規模,她們的想法就是要為目前還處於單身狀態的人們做點什麼,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和快樂起來。

濃情巧克力俱樂部的成員提出了早前流行於美國的8分鐘約會的活動,它可以高效率地讓參加活動的每一個人輪流與他人交談8分鐘,在短短一小時內可以認識8個人,並且她們還想推廣一系列如同「JUSTFORLUNCH」等新興的聚會交友方式。俱樂部負責人羅紅對時訊記者介紹說:「推出這一系列活動的宗旨,是想幫助都市人群突破交友局限,擴大社會交往面,找到與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盡力去表達內心的感受,主要想帶給活動參與者以快樂交流和安全的保障,同時也無形中讓大家學會更好地表達自己。」同時她還表示在今年的聖誕節或明年的情人節,俱樂部還將舉辦大型的交友舞會和派對,為單身青年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

最容易成為單身的十大職業

你可以理解為從事這些職業最易導致單身,也可以理解為單身人士最適合這些職業。

1.咨詢公司

●單身原因:在飛機上的日子比地面上多,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裡。旅行箱永遠處在備戰狀態。因此有人娶了空姐。

2.會計師事務所

●單身原因:女多男少,超時工作是家常便飯。

3.公關、廣告公司

●單身原因:認識很多人,但把工作關係轉為情人關係的很少。

4.律師事務所

●單身原因:律師因職業所需的嚴謹向來浪漫指數被判很低,女律師就更讓男人畏懼幾分。

5.服裝設計師

●單身原因:好的服裝設計師永遠處在「求新」狀態,難以對舊關係保持長久的激情。

6.化妝師、造型師、攝影師

●單身原因:女人成堆的地方,大把美女當著他們的面換衣服,久而久之沒有感覺。女人又嫌這個行業的男人太女氣,接觸美女太多有危險。

7.網站

●單身原因:職員都很年輕,女孩看不上同齡的男生。

8.記者、編輯

●單身原因:自以為接觸的東西多,自戀,清高,容忍度小。

9.演藝圈

●單身原因:感情生活太豐富,身邊誘惑太多。太多選擇,無從下手。出了名的則要刻意保持單身,是為了觀眾支持率。

10.運動員

●單身原因:以性別區分的團隊,經常封閉訓練,圈子太小。




星座故事
星座百科
星座查詢
免費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