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丑牛雜談

生肖丑牛雜談

生肖丑牛雜談

牛在農耕社會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殷商甲骨文常見“犁”字,像牛牽引著犁頭啟土之形。在牛肩胛骨上刻寫著丑字牛字的時代,不知道仰望星空的古人可曾在天上找到牛的形象。

十二生肖中,牛位於丑位,居鼠後。對此,古往今來的人們都頗感不平,編出許多故事來編排老鼠的投機取巧,佔了牛之先,以此來為勤勞的牛正名。當然,這些故事對於解釋牛屬丑沒有多大的意義,但卻反映出人們對牛的好感。

據《博物誌》記,相傳大海與天河相通,海島上有一個人發現每年的八月都有木筏漂來,過不多久就漂去。有一次,這個人坐上木筏,隨木筏漂流了近一個月,來到一條大河,岸邊有亭台樓閣,美輪美奐。接著,他看見有一俏麗的夫人在織布,又見一男子牽著牛到河邊去飲水。海島人記住日期,返回後問卜人,卜人答:“那一天,有客星犯牽牛宿。”海島人方知自己到了天河,所以牽牛者是天上的牽牛星宿。這個故事將牽牛星宿進一步擬人化、生活化了。

牛宿為北方七宿之一,位於北天區,接近十二生辰的醜宮——將丑為牛,天上的牛宿同丑宮方位吻合。牛宿的近鄰為天田星宿,凡間牛耕凡間田,天上的牛自然耕的是“天田”。耕牛的豐功碑,就這樣被樹立在了銀河之畔。

牛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理所當然的,也就由此衍生出許許多多關於丑牛的風俗,下面讓古易方帶你看一下,關於牛的故事及風俗。

其一:

鄧州城東北約15公里處,在個集鎮叫白牛。為何集鎮起了個白牛的名字呢,這裡邊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相傳西漢時期,南陽郡設在鄧州城。太守召信臣勤政愛民,看到鄧州缺水澆地,便想方設法興修水利工程。白牛周圍多是漫坡,每逢雨季,四面八方的水都湧向地勢低窪的白牛,被召信臣稱之為九江匯流,常常積聚不散,甚至氾濫成災,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召太守動員百姓搬遷,他想在下游修一條壩攔水澆地。

俗話說:“熟土難離”,不少人捨不得這片肥沃的寶土——這兒地裡長出的大白菜吃著沒有筋,一有特產遠近聞名;二臨鄧州至南陽的官馬大道,交通方便,所以大部分百姓仍然留居不遷。

有一年天下連陰雨,瓢潑碗倒直下九九八十一天。百姓們雖然天天燒香、夜夜許願,乞求老天爺保佑,但雨仍然不住點,下得溝滿河平,到處一片汪洋,四面八方的水仍然朝這裡湧來,老百姓的房屋多有倒塌,人心慌亂。

正在危急時刻,一道電閃中,只見一頭巨大的白牛踩水而來,通身似雪一樣白得發亮,雙角恰似一雙犁頭,兩眼發出電一樣的亮光。只見大白牛在大水中央四下一望,便看清了水的流向。這時它把頭低下去,雙角插入泥水中,蹬腿弓身猛力朝前拱去,一趟過去就是一道河溝,泥堆土坎統統都被豁開,大水順著拱開之處洶湧而下。沒有多大時候,拱開幾道長溝,水便傾瀉出去,水位迅速下降。逃難的人們這才敢回家。有人順岸邊尋找大白牛,只見泥巴地中有幾個頭大的蹄印,卻不見了大白牛的影子。此事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感激地說:真是救人苦難的神牛爺呀!

大水退去之後,街東邊低窪處被水沖成了大坑,隔斷了從東邊來的大道。因為水深坑大,橋也沒法架,使過往的客商和行人無路行走,只能望水長歎,望街長歎。

正當人們束手無策時,發現水面上有位銀髮如霜的老漢,架著一隻木排,往岸邊撐來。看著他年紀雖大,卻十分精神,儘管木排上人多,還堆著不少貨,老人撐起來卻輕鬆穩當,邊撐邊笑著問問這、問問那,有時還逗逗小娃們,似乎毫不費勁兒。這裡來往的人多,老漢從早撐到晚,從不歇閒,一連撐了好多天,一直到積水退去,路道暢通之後,老漢才留下木排,獨自向遠方走去。有人追著老漢,想看他家住哪裡,再趕也赴不上。眼看著老漢走進一片樹林裡,等追進去一看,不見老漢的身影,只恍惚望見一隻大白牛,從樹林中向東方遠去。

從此,人們十分懷念這只救命的白牛神,把這個集鎮改稱為白牛以作紀念,把白牛拱開的幾條水道稱作旱九江。這個美好的傳說世代流傳著。

其二:

德昂族村寨,稻穀收完後,第一口新米要先給牛吃,以此表示對牛的尊敬和感激。關於德昂族敬牛的習俗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上住著兄弟倆,父母早亡,留下一幢房子和一頭黃牛。

哥哥貪懶心狠,弟弟老實勤快。有一天弟弟在外幹活時,黃牛突然說起話來,它告訴弟弟,你快回去,你哥在家燒粑粑吃呢。弟弟半信半疑地回到家,見哥哥正在吃粑粑。從此以後,弟弟對黃牛特別好。又有一天,黃牛告訴他,你哥又在家炸乾巴吃,弟弟回家一看確如黃牛所說。哥哥見弟弟突然而來,一氣之下把油鍋推翻,潑出來的油濺到弟弟腳上。

弟弟很傷心,決定和哥哥分家。分家時,老實的弟弟只要黃牛。分家後,弟弟便牽著牛爬山涉水,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後在一個山洞裡棲身。這個洞裡有個水塘,每逢單日仙女就來此洗澡。有一天黃牛偷了一個仙女的衣服,仙女找不到衣服回不了天宮,便和弟弟成了親。成親後的第二年,仙女生了一個兒子。不久,弟弟將黃牛偷衣服的事跟仙女講,並且還拿出衣服給她看。仙女看到衣服,便馬上搶過去穿上,抱著兒子回到天宮。

黃牛也馱著弟弟追到天宮,向天神要兒子。天神說:“你能開出一百畝地,我就把你的兒子給你。”弟弟只好牽著牛回來開墾荒地。他終日辛勞,早出晚歸,終於開出了一百畝地,並在地上種上了莊稼。天神被感動了,將兒子還給了他。他欣喜若狂,帶上兒子騎著黃牛回到了山寨。從此,德昂人學會了種五穀。他們為了感謝黃牛,於是便將每年的新米先給黃牛吃。他們認為,牛吃了新米,田犁得好,能長出好莊稼,給山寨帶來幸福吉祥。

其三:

居住在貴州省遵義、仁懷一帶的仡佬族人民愛牛如寶物,敬牛象菩薩,從不打牛、罵牛、更來吃牛肉。每年農曆十月初一還要過“牛王節”,為牛作壽。

“牛王節”這天,所有耕牛都要放一天假,不再做工。這天,仡佬人不但要給耕牛吃最的飼料,還要買肉殺雞,做粑粑,備米酒,給牛作壽。他們為牛披紅掛綠,並在牛角上掛上做好的粑粑,然後把牛牽到池塘或水田邊,讓牛從水中見到自己的倒影,邊吃粑粑,邊作自我欣賞。如附近沒有池塘、水田,則用盛滿清水的木盆代替。這就叫給牛作壽。給牛作完壽,全家人才圍坐桌前,飲酒吃肉,以示慶賀。

仡佬人為什麼如此敬重耕牛呢?相傳很久以前,仡佬人在封津統治階級的壓搾下,生活十分貧困。有一天,山寨裡的仡佬人扯起了造反的大旗,鬥爭十分激烈。殘暴的統治者將山寨包圍了七天七夜,眼看起義者就要被殘酷鎮壓。正在這時,一條老牛衝了過來,銜住起義頭領的衣服,把仡佬人引到通往山後的石洞,逃脫了統治者的圍剿。

從此,仡佬人把牛看成是救命恩人,不吃牛肉的食俗一直延續至今。

十二生肖
星座百科
星座查詢
免費取名